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 English 协同办公 内网 ARP 邮箱登录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 首页
  • 单位概况
      所况简介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坐落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此地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四面环山、三川会聚;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中国夏都”之美称。青海盐湖所创建于1965年3月,在我国著名化学家柳大纲院士和著名地质学家袁见齐院士的带领下开始了柴达木聚宝盆的系列勘察与研究,迄今为止依然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盐湖研究的科研机构。青海盐湖所分别于1981和1997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无机化学、地球化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专业,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所长致辞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青海盐湖所)创建于1965年。青海盐湖所立足世界盐湖科技前沿,既面向国家对农用钾肥,锂、硼、镁等重要原材料及高端产品的战略需求,又面向我国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从事盐湖成因与演化、盐湖资源与化学,以及盐湖...

      现任领导
      • 副所长(主持工作):郑诗礼
      • 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王建萍
      • 副所长:冯海涛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勇刚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科研部门
      •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 盐湖资源化学实验室

      • 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

      •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管理部门
      • 所办公室
      • 党委办公室
      • 科技处
      • 人事教育处
      • 资产财务处
      支撑部门
      • 盐湖化学分析测试中心(所级中心)
      • 文献情报与编辑部
      • 青海中科盐湖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甘河中试基地
      • 后勤服务中心
      • 西安二部
  • 科研成果与转化
      概况介绍

        青海盐湖所自1965年建所四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盐湖资源开发与应用基础研究, 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盐湖基础数据和资料,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为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建所以来共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5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取得各项科研成果33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包括:

      (一)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盐湖化学研究领域,建立了我国盐湖化学理论体系。

      (二)率先开展了适合我国盐湖资源特点的资源开发工艺研究

      (三)为我国柴达木盆地钾肥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青海盐湖所见证和积极参与了中国盐湖钾肥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整个创业过程;柴达木察尔汗盐湖卤水动态及自动观测研究又为百万吨钾肥工程提供了科技支撑。

      (四)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盐湖地质学研究领域,建立了我国盐湖地质学理论体系。

      (五)完成了我国盐湖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六)为青藏铁路盐湖区段铁路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青藏铁路盐湖区段路基稳定性的研究解决了铁路穿越盐湖区的工程问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投资。

      • 获奖信息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成果转化

  •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柳大纲

      高世扬

      张彭熹

      •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人才招聘
      •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诚邀海外英才申报国家优青(海外)项目
      •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综合服务岗位拟递补聘用人员公示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际会议
    • 科技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招生通知
      • 研究生学位公告
      • 文档下载
    • 夏令营
    • 表彰奖励
    • 学生风采
      • 研究生会
      • 研究生活动
  • 党建与创新文化
    • 组织设置
      • 党委
      • 纪委
      • 工会
      • 职代会
      • 团委
    • 工作动态
    • 文化活动
    • 反腐倡廉和警示教育
    • 党务指南
    • 科学家精神
    • 科研诚信
    • 研究所形象标识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English
  • 内网
  • 邮箱登录
  •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 首页
  • 单位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院所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部门
      •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 盐湖资源化学实验室
      • 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
      •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 管理部门
      • 所办公室
      • 党委办公室
      • 科技处
      • 人事教育处
      • 资产财务处
    • 支撑部门
      • 盐湖化学分析测试中心(所级中心)
      • 文献情报与编辑部
      • 青海中科盐湖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甘河中试基地
      • 后勤服务中心
      • 西安二部
  • 科研成果与转化
    • 概况介绍
    • 获奖信息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成果转化
  • 人才队伍
    • 院士专家
    •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科研骨干
    • 特别研究助理及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际会议
    • 科技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招生通知
      • 研究生学位公告
      • 文档下载
    • 夏令营
    • 表彰奖励
    • 学生风采
      • 研究生会
      • 研究生活动
  • 党建与创新文化
    • 组织设置
      • 党委
      • 纪委
      • 工会
      • 职代会
      • 团委
    • 工作动态
    • 文化活动
    • 反腐倡廉和警示教育
    • 党务指南
    • 科学家精神
    • 科研诚信
    • 研究所形象标识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新闻中心
    • 科研进展
    • 学术活动
    • 媒体扫描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学图片
  • 其它功能
    • 通知公告
    • 专题
      • 六十年所庆
      •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 学法普法专栏
      •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
      • 青海盐湖所成立五十周年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学习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
      • 柳大纲奖
      • 四十年所庆
    • 平台建设
    • 服务链接
      • 文献资源
      • 公共技术中心
      • 《盐湖研究》投审稿系统
      • 机构知识库
      • 科学传播
      • 视频播放
      • 所长信箱
      • 纪检信箱
      • 院网站
      • 政府网站
      • 地方科技
      • 新闻媒体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新闻中心
  • 科研进展
  • 学术活动
  • 媒体扫描
图片新闻
首页 新闻动态图片新闻
  • 习近平: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2023-08-01
  • 加强基础研究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随着顶层设计布局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攻关任务稳步推进,取得一批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video:加强基础研究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新闻联播]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Trident") == -1){ if ("//videosz.cas.cn/masvod/public/2023/07/24/20230724_189858ab921_r29.mp4" == null) { }else{ document.getElementById("html5Play_6814917").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getElementById("flashcontent_6814917").style.display="none"; } }else{ var flashvars = { videoSource : "rtmp://videosz.cas.cn/masvod/public/2023/07/24/20230724_189858ab921_r29.mp4", autoPlay : "false", lang : "//videosz.cas.cn/masvod/wcm/app/video/cn.xml", isAutoBandWidthDetection : "false", videoImgUrl : "//videosz.cas.cn/masvod/public/2023/07/24/36817907.images/36817907_50.799.jpg?0.24575485622350568", logoAlpha : "[object HTMLInputElement]" }; var params = { allowFullScreen : "true", quality : "true", scale : "exactfit", allowScriptAccess : "always" }; var attributes = {}; attributes.id = "player_354"; swfobject.embedSWF("//videosz.cas.cn/masvod/wcm/app/video/TRSVideoPlayer.swf", "flashcontent_6814917", "480", "360", "10.0.0", false, flashvars, params, attributes);}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随着顶层设计布局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攻关任务稳步推进,取得一批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近日,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传来好消息,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超过800颗,这一数量是自其投入运行以来,国外同类型观测设备脉冲星发现总数的三倍以上。
      从落成启用到正式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中国天眼,勉励大家要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牢记总书记“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的嘱托,科研团队依托FAST三年半的观测数据开展原创性研究,实现了国外团队用20年的数据积累才完成的科研工作,探测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基础研究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和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等政策文件。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围绕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育种、脑科学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我国部署了一批前沿基础领域的重大项目,从科学源头和技术根部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迈向新征程,我国基础研究的根基越扎越深。
      今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继续支持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和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促进基础研究领军人才培养和重大成果产出。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基础研究十条”将进一步优化建制化体系化布局,强化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选题方向,持续优化基础研究创新生态。
      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到距地400公里轨道上的中国空间站太空实验,从万米深渊的载人深潜到世界屋脊的青藏科考,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甘坐“冷板凳”,在基础前沿领域不断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创新之源。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3-07-24
  • 侯建国: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十年来,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取得一大批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把抢占科技制高点作为核心任务,组织开展抢占科技制高点攻坚行动,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07-17
  • 吴晓军: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任务落实落细
    4月11日,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地方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任务落实落细,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会前,与会同志现场观摩了国家高原种质资源库、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建情况。
      吴晓军在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推动科技创新平台 培育建设任务落实落细
      4月11日,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地方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任务落实落细,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会前,与会同志现场观摩了国家高原种质资源库、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建情况。
      吴晓军指出,要统筹布局、准确定位,围绕“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资源、能源、高原等领域为主攻方向,聚焦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可持续发展、天文观测、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储能技术、高原医学、特色生物资源开发、高原种质资源、大气本底基准观测等重点领域,高站位推动、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吴晓军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构建各负其责、齐抓共促、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要突出人才支撑,统筹各类人才资源,激发人才活力。要加强与国家部委沟通对接,争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要选准科研课题,注重应用转换,努力构建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管理科学、开放共享的重大创新平台发展体系。 
      会上,听取了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情况汇报,相关单位作了发言。 
      才让太、何录春出席,刘超主持。
       
      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推进会现场 
       
      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在现场了解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情况 
    2023-04-13
  • 中科院召开2023年度工作会议
    2月11日至12日,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在京召开2023年度工作会议。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作工作报告并作总结讲话。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分阶段主持会议。中科院全体院领导,部分院老领导、学部主任、学部专门委员会主任出席会议。审计署科学技术审计局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会议。   2月11日至12日,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在京召开2023年度工作会议。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作工作报告并作总结讲话。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分阶段主持会议。中科院全体院领导,部分院老领导、学部主任、学部专门委员会主任出席会议。审计署科学技术审计局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是在中科院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总结2022年工作,明确未来一个时期中科院加快改革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一年来,全院上下共同努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科技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主责主业、狠抓工作落实,持续强化“定位、定标、定事、定策”,以“强基础、抓攻关、聚人才、促改革”为主线,开拓奋进,积极作为,认真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各项工作,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各项重点举措和工作进展良好,产出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大对科技创新作出新部署新要求,为中科院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根据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要在2030年全面实现“四个率先”,围绕这一目标,应按照前三年、后五年两段谋划和部署全院到2030年的改革创新发展工作。未来三年是中科院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的关键期,也是不容错失的重要窗口期,要按照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总体要求,紧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定位,坚持“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有效满足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标准,恪守定位、奋发进取,按照“聚焦布局、重塑队伍、提升效能”的总体思路,实现创新能力、创新产出和创新贡献的大幅跃升,为2030年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 
      会议强调,聚焦布局,就是要坚持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调整领域、区域布局,以领域布局统筹区域布局,以区域布局支撑领域布局,全方位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重塑队伍,就是要围绕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紧紧抓住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院部与学部紧密结合、科研与教育深度融合三个着力点,加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在思想作风、能力水平、队伍结构等方面加快重塑科技国家队,加快打造国家创新人才高地。提升效能,就是要树立鲜明导向,强化“高标准”意识、“当家人”意识、“好钢用在刀刃上”意识,树立“大资源观”,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从院属机构整体绩效、院机关专项绩效、项目绩效三个层次发力,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管理体系。 
      会议部署了2023年全院重点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条”,积极组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自主部署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人才高地建设,深入推进院士制度改革和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高质量完成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工作,深入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提升区域科技合作水平,深化拓展国际科技合作,加强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 
      会议强调,全院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加快改革创新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彰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成效。要紧密结合实际抓好院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努力开创中科院改革创新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会上,阴和俊作推进全院党的建设工作进展与2023年重点工作部署、战略高技术领域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题报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科院纪检监察组组长、中科院党组成员孙也刚作学习贯彻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专题报告;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李树深、周琪分别围绕农业和生物技术及资源生态环境领域、科教融合、基础前沿领域有关工作情况作专题报告。院机关有关部门和有关院属单位作交流报告。 
      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科学民主、求真务实的会议,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大家表示,一定按照院党组部署,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奋力开创中科院改革创新发展新局面。 
      会议还颁发了中科院2022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和青年科学家奖,宣读了中科院2022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科技促进发展奖等授奖决定。 
      会议在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大学雁栖湖校区设主会场,在中科院机关、院属单位设视频分会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科院纪检监察组、院机关各部门、院属各单位中层以上领导人员和科研骨干代表,院直接投资控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会议。 
     
     
     
    2023-02-13
  • 青海盐湖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10月20日上午,青海盐湖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会人员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结合自身工作,从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公关、创新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党的领导等方面畅谈心得体会,提出贯彻落实的思路和务实举措。  10月20日上午,青海盐湖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所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干部、部分研究员、党支部书记、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王永晏主持。  
      王永晏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主要精神,重点领学了报告提出的若干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并就全所学习大会精神工作提出了要求。所长吴志坚就学习研讨和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推动盐湖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要求。 
      与会人员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结合自身工作,从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公关、创新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党的领导等方面畅谈心得体会,提出贯彻落实的思路和务实举措。 
      青海盐湖所党委委员、副所长、研究员王建萍: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立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我深感自豪,但同时也深感使命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紧密围绕盐湖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以盐湖国重建设为契机,勇于改革,为未来计,为长远谋,多措并举,重点发力,从各角度全方位推动盐湖国重建设。 
      青海盐湖所党委委员、副所长、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研究员冯海涛:二十大报告专门对科技发展作出了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制定了科教发展目标和奋斗路径。我们要加强党对盐湖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拓展与深化国际合作,集中力量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加强支撑平台建设,深化基础研究,强化高端产品开发,加强与盐湖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壮大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努力加快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 
      青海盐湖所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盐湖资源化学实验室主任、研究员王敏: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盐湖中富含的钾/锂/硼/铷/铯等资源是支撑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增强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我们要强化盐湖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打破盐湖化工的固有模式,创建盐湖关键战略资源“绿色低碳提取”新范式,加强盐湖关键战略资源绿色高效分离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青海盐湖所院盐湖盐矿绿色开发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员李丽娟:二十大报告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系统性战略部署,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提升盐湖战略资源绿色高效分离与高端材料制造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低品位锂、铷、铯资源绿色高效分离、锂/硼同位素分离及高端镁基功能材料绿色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领域争取更多“从0到1”的创新突破,大力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为盐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高坚实理论基础与科技支撑。 
      青海盐湖所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党支部书记、主任、研究员张西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既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聚焦盐湖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主责”“主业”,努力建成盐湖领域的国际人才高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全力解决“卡脖子”关键科技问题,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国家队”和“国家人”应有的贡献。  
      青海盐湖所甘河中试基地主任、研究员叶秀深: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求真务实,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为我国今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作为盐湖科技“国家队”,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努力守正创新,积极团结协作,大力开拓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会议现场
      
      
      
      
        
    2022-10-22
  • 高鸿钧调研青海盐湖所
    8月4日,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副院长高鸿钧一行调研青海盐湖所,并与所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座谈交流。高鸿钧指出,青海盐湖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院党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强化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担当,聚焦科技创新主责主业,时刻牢记我们是“国家队”“国家人”,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要牢牢抓住国重体系重组的重要机遇,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树立高远志向,明确方向目标,凝聚和培养一批有志向的青年科研人才,持续优化人才队伍,打造各自领域的创新人才高地,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8月4日,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副院长高鸿钧一行调研青海盐湖所,并与所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座谈交流。 
      高鸿钧一行参观了青海盐湖所工作园区、科技成果展厅和党建所史馆,对研究所的历史沿革、科研平台、人才队伍、科研成果等进行了深入了解。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青海盐湖所所长吴志坚汇报了盐湖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组建情况,重点对学科布局、人才引进、相关重大举措等方进行了汇报。党委书记王永晏围绕贯彻落实院党组决策部署,从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制定、平台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高鸿钧指出,青海盐湖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院党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强化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担当,聚焦科技创新主责主业,时刻牢记我们是“国家队”“国家人”,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要牢牢抓住国重体系重组的重要机遇,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树立高远志向,明确方向目标,凝聚和培养一批有志向的青年科研人才,持续优化人才队伍,打造各自领域的创新人才高地,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科院学部工作局局长王笃金、综合处处长王振宇陪同调研。 
      
      参观园区
      
      参观盐湖科技展厅
      
      参观党建所史馆
       
      吴志坚汇报工作
       
      王永晏汇报工作
       
      座谈会现场
    2022-08-05
  • 阴和俊调研青海盐湖所
    9月15日下午,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调研青海盐湖所,并召开调研座谈会征询意见建议。对青海盐湖所在落实党对科技的全面领导、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充分肯定,对一代又一代盐湖科技工作者扎根西部、艰苦创业、不忘初心、创新创业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对研究所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要求。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
      9月15日下午,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调研青海盐湖所,并召开调研座谈会征询意见建议。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人事局和兰州分院、西北研究院等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期间,阴和俊一行先后参观了青海盐湖所盐湖地质与环境科普展厅、盐湖地质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盐湖资源高效分离与技术实验室、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平台建设、盐湖创新科技展厅。详细了解研究所的历史沿革、业务发展规划、科技创新活动、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听取了青海盐湖所科研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并与研究所领导班子、科研和管理骨干、青年科研人员代表进行座谈,听取意见建议。
      阴和俊对青海盐湖所在落实党对科技的全面领导、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充分肯定,对一代又一代盐湖科技工作者扎根西部、艰苦创业、不忘初心、创新创业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对研究所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要求。阴和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视察青海时就强调,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要求在保护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今年3月和6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就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做出重要指示。这就为我们盐湖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盐湖科技发展的主力军,青海盐湖所要充分发挥国家队、桥头堡作用,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盐湖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中科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恪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认真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院党组部署要求,聚焦主责主业,突出特色优势,面向盐湖科技主战场,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以解决盐湖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的重大科技问题为主攻方向,长远谋划、组织和引导科研人员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干事创业,加快推进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和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阴和俊强调,要坚决落实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盐湖精神,激励科研人员学习传承老一辈科学家潜心科研、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汲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创新的不竭力量;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打造引才稳才育才的优良环境,培养和使用好青年人才;要在优先服务好国家战略急需的基础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要贯彻落实好请示报告工作各项原则规定和具体要求,保证院党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不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发展的良好成绩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阴和俊发表讲话

    吴志坚汇报业务工作

    王永晏汇报党建工作

    座谈会现场

    参观园区

    调研盐湖资源高效分离与技术实验室

    调研盐湖地质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调研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

    调研分析测试中心

    参观青海盐湖所盐湖地质与环境科普展厅
     
    2021-09-16
  • 青海高质量构建世界级现代盐湖产业体系
    5月20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组织召开《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规划及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规划和行动方案”)评审会。省委常委、副省长王黎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海昆,省政协副主席张晓容出席会议。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院士费维扬、韩布兴,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及国内相关专家和学者,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及生态环境部相关领导,省工信厅、科技厅、发改委、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等省直部门和海西州政府、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规划和行动方案编制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会议。  5月20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组织召开《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规划及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规划和行动方案”)评审会。省委常委、副省长王黎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海昆,省政协副主席张晓容出席会议。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院士费维扬、韩布兴,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及国内相关专家和学者,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及生态环境部相关领导,省工信厅、科技厅、发改委、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等省直部门和海西州政府、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规划和行动方案编制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会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盐湖产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根据省委、省政府专题会议要求,由省工信厅牵头,赛迪研究院、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化工研究设计院组成编制工作组,于5月8日编制完成规划和行动方案初稿,5月15日,通过省内专家论证评审,5月20日,在北京邀请国内知名院士、专家和学者在国家层面进行评审。 
      规划和行动方案围绕优势产业聚集地、重要产品主产地、技术创新策源地、人才培养输出地、循环经济示范地、全国区域合作示范地建设,制定了“1+4+12”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即构建1个世界级现代盐湖产业体系。完成“组建中国盐湖集团、设立盐湖产业发展基金、成立青海盐湖大学、建设盐湖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重点任务。实施钾盐稳保障促提升工程、锂产品扩规提质工程、镁系新材料创新突破、钠资源高效开发工程、硼资源提取强链、盐湖资源多元提取强链工程、循环经济升级示范工程、建设绿色轻金属合金产业基地工程、“智慧盐湖”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三个一”工程、重大关键技术支撑工程、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培育12个重大工程。打造“盐湖+”绿色低碳循环盐湖产业生态,推动盐湖产业与轻金属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新能源以及碳中和战略等紧密协同联动。培育一批产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形成资源互补、产业融合、创新引领、人才互动、技术领先的产业集群,全面构建产业规模居前、创新能力领先、绿色低碳循环、国际影响凸显的青海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专家评审委员会认为规划和行动方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省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符合国家和青海省有关盐湖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战略部署。定位准确、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提供可靠发展路径,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规划和行动方案,并建议国家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大支持力度,推进落实实施。 
      与会领导和专家认为,规划和行动方案立足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基础,对标分析了国内外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精准剖析青海省盐湖产业自身优势和存在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推动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首要工作,为树立世界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典范,开辟“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解决新思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产业发展新格局,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为新时期西部大开发提供重要支撑,为内陆地区绿色循环发展提供重要示范发挥引领和驱动作用,对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具有重大意义。

    评审会现场
     
     
    2021-05-21
  • 电合成重铬酸钠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近日,由青海盐湖所董亚萍、冯海涛研究团队承担的“电合成重铬酸钠闭路循环工艺关键技术及5万吨产业化”项目在青海省甘河工业园区青海博鸿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车成功,获得结晶形貌良好的二水重铬酸钠结晶产品,产品主含量≥99.7%,达到工业重铬酸钠优级品标准。这标志着青海盐湖所电合成重铬酸钠绿色循环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也预示着青海博鸿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迈入铬盐生产国际先进企业行列。  近日,由青海盐湖所董亚萍、冯海涛研究团队承担的“电合成重铬酸钠闭路循环工艺关键技术及5万吨产业化”项目在青海省甘河工业园区青海博鸿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车成功,获得结晶形貌良好的二水重铬酸钠结晶产品,产品主含量≥99.7%,达到工业重铬酸钠优级品标准。这标志着青海盐湖所电合成重铬酸钠绿色循环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也预示着青海博鸿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迈入铬盐生产国际先进企业行列。 
      铬化工行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以重铬酸钠、铬酸酐、三氧化二铬、硫酸铬、氧氯化铬和金属铬为主的铬化工产品与国民经济15%的商品息息相关,在皮革、印染、医药、防腐、电镀、耐火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基础铬盐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高污染、难治理及对环境产生的长期破坏性等难题,是铬化工企业的生存、发展的致命隐患,铬化工生产“源头治理”是解决铬盐生产“瓶颈”的根本举措。 
      青海盐湖所董亚萍、冯海涛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自2007年开始全面系统研究电化学法制备铬盐技术。先后解决了电合成重铬酸钠闭路循环工艺,充分利用工艺副产的氢氧化钠、氢气和氧气,达到零排放的要求;建立了准确检测原料和产品中微量离子种类、含量的测试方法,结合原料自身的物化性质,提出原料液净化方案以及杂质指标的控制要求,达到最佳的工艺考核指标;解决了阳极和离子交换膜材料的耐受性和效率问题;建立了实时监测的重要工艺参数和联锁控制机制,为“电合成重铬酸钠闭路循环工艺关键技术及5万吨产业化”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研究团队不断深化电化学法制备系列铬盐产品的研发工作,并与铬盐企业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合作关系,将近年来研发的系列铬盐工艺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在离子膜电解法制备重铬酸钠技术的基础上成功研发出基于电化学法的整套铬盐清洁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电化学氧化铬铁制备铬酸钠联产三氧化二铬和三氧化二铁工艺,离子膜电合成重铬酸钠工艺和离子膜电合成铬酸酐工艺等。 
      该项目由是青海博鸿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项目总投资约2.9亿元。从2015年7月开始建设,5年来公司克服融资和人才流失等困难,于2020年12月建成并试车成功。  
      目前,董亚萍、冯海涛研究团队正在就进一步提升电流效率、增加核心电解耗材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不断优化工艺控制指标开展后续跟进及深入研究,必将为引领我国铬化工清洁生产技术、改变中国铬盐生产格局提供技术支撑。 
     
       
      生产厂区夜景
       
      安装离子膜 
       
      单台电解槽总览 
       
      自动控制中心 
       
      结晶产品存放区 
       
      研究团队主要人员合影 
     
     
     
     
     
     
    2021-01-18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查看更多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 1997-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 搜狗指南 版权所有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18号邮编:810008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16号青ICP备05000084号-1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