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 English 协同办公 内网 ARP 邮箱登录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 首页
  • 单位概况
      所况简介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坐落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此地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四面环山、三川会聚;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中国夏都”之美称。青海盐湖所创建于1965年3月,在我国著名化学家柳大纲院士和著名地质学家袁见齐院士的带领下开始了柴达木聚宝盆的系列勘察与研究,迄今为止依然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盐湖研究的科研机构。青海盐湖所分别于1981和1997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无机化学、地球化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专业,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所长致辞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青海盐湖所)创建于1965年。青海盐湖所立足世界盐湖科技前沿,既面向国家对农用钾肥,锂、硼、镁等重要原材料及高端产品的战略需求,又面向我国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从事盐湖成因与演化、盐湖资源与化学,以及盐湖...

      现任领导
      • 副所长(主持工作):郑诗礼
      • 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王建萍
      • 副所长:冯海涛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勇刚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科研部门
      •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 盐湖资源化学实验室

      • 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

      •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管理部门
      • 所办公室
      • 党委办公室
      • 科技处
      • 人事教育处
      • 资产财务处
      支撑部门
      • 盐湖化学分析测试中心(所级中心)
      • 文献情报与编辑部
      • 青海中科盐湖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甘河中试基地
      • 后勤服务中心
      • 西安二部
  • 科研成果与转化
      概况介绍

        青海盐湖所自1965年建所四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盐湖资源开发与应用基础研究, 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盐湖基础数据和资料,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为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建所以来共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5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取得各项科研成果33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包括:

      (一)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盐湖化学研究领域,建立了我国盐湖化学理论体系。

      (二)率先开展了适合我国盐湖资源特点的资源开发工艺研究

      (三)为我国柴达木盆地钾肥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青海盐湖所见证和积极参与了中国盐湖钾肥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整个创业过程;柴达木察尔汗盐湖卤水动态及自动观测研究又为百万吨钾肥工程提供了科技支撑。

      (四)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盐湖地质学研究领域,建立了我国盐湖地质学理论体系。

      (五)完成了我国盐湖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六)为青藏铁路盐湖区段铁路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青藏铁路盐湖区段路基稳定性的研究解决了铁路穿越盐湖区的工程问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投资。

      • 获奖信息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成果转化

  •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柳大纲

      高世扬

      张彭熹

      •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人才招聘
      •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诚邀海外英才申报国家优青(海外)项目
      •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综合服务岗位拟递补聘用人员公示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际会议
    • 科技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招生通知
      • 研究生学位公告
      • 文档下载
    • 夏令营
    • 表彰奖励
    • 学生风采
      • 研究生会
      • 研究生活动
  • 党建与创新文化
    • 组织设置
      • 党委
      • 纪委
      • 工会
      • 职代会
      • 团委
    • 工作动态
    • 文化活动
    • 反腐倡廉和警示教育
    • 党务指南
    • 科学家精神
    • 科研诚信
    • 研究所形象标识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English
  • 内网
  • 邮箱登录
  •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 首页
  • 单位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院所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部门
      •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 盐湖资源化学实验室
      • 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
      •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 管理部门
      • 所办公室
      • 党委办公室
      • 科技处
      • 人事教育处
      • 资产财务处
    • 支撑部门
      • 盐湖化学分析测试中心(所级中心)
      • 文献情报与编辑部
      • 青海中科盐湖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甘河中试基地
      • 后勤服务中心
      • 西安二部
  • 科研成果与转化
    • 概况介绍
    • 获奖信息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成果转化
  • 人才队伍
    • 院士专家
    •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科研骨干
    • 特别研究助理及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际会议
    • 科技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招生通知
      • 研究生学位公告
      • 文档下载
    • 夏令营
    • 表彰奖励
    • 学生风采
      • 研究生会
      • 研究生活动
  • 党建与创新文化
    • 组织设置
      • 党委
      • 纪委
      • 工会
      • 职代会
      • 团委
    • 工作动态
    • 文化活动
    • 反腐倡廉和警示教育
    • 党务指南
    • 科学家精神
    • 科研诚信
    • 研究所形象标识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新闻中心
    • 科研进展
    • 学术活动
    • 媒体扫描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学图片
  • 其它功能
    • 通知公告
    • 专题
      • 六十年所庆
      •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 学法普法专栏
      •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
      • 青海盐湖所成立五十周年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学习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
      • 柳大纲奖
      • 四十年所庆
    • 平台建设
    • 服务链接
      • 文献资源
      • 公共技术中心
      • 《盐湖研究》投审稿系统
      • 机构知识库
      • 科学传播
      • 视频播放
      • 所长信箱
      • 纪检信箱
      • 院网站
      • 政府网站
      • 地方科技
      • 新闻媒体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新闻中心
  • 科研进展
  • 学术活动
  • 媒体扫描
图片新闻
首页 新闻动态图片新闻
  • 第15届溶解度现象及相关相平衡过程国际会议隆重开幕
    7月23日上午,第15届溶解度现象及相关相平衡过程国际会议在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隆重开幕,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代表,溶解度平衡数据委员会主席,青海省副省长高云龙,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马海州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青海盐湖研究所曾德文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 7月23日上午,第15届溶解度现象及相关相平衡过程国际会议在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隆重开幕,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代表Heinz Gamsj?ger,溶解度平衡数据委员会主席M.Clara Magalh?es,青海省副省长高云龙,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马海州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青海盐湖研究所曾德文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
    会议主办单位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简称IUPAC),承办单位溶解度平衡数据委员会(SSED)。此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主要云集全世界顶级专家学者,交流介绍各自在溶解度现象研究方面的工作和合作科研成果。
    此次会议召开时间为23日至27日,参加会议的代表共有120人,其中境外代表50余人,主要来自于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意大利、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幕式上,高云龙发表讲话。他指出,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水电、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有色矿产资源和畜牧业资源及其产业是五大支柱性资源和产业,对青海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盐湖资源是青海省的特色资源,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一个典型的依赖溶解度现象及其规律研究解释其相平衡、动态变化规律和解决各元素分离基础科学问题的领域。而目前,盐湖资源的开发仍然受到相平衡基础研究不足的影响,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参会人员能够扩大和加深相互联系,同时也对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给予指导,推动青海盐湖资源向更深层次发展。
    高云龙强调,青海省政府致力于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和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刚刚结束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也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重点,我们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努力,希望参会代表积极关注青海的发展,与青海省科技人员加强联系,促进合作,为青海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从而推动青海省科技的发展。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IUPAC)派驻本届大会的代表,奥地利雷奥本Bentan大学Heinz Gamsj?ger教授做了“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促进世界化学进步”的报告,介绍了IUPAC组织的机构、功能和使命。IUPAC溶解度平衡数据委员会主席,来自葡萄牙阿威罗大学的教授M.Clara Magalh?es教授做了题为“溶解度平衡数据委员会项目(1972-2012)”的报告,介绍了该委员会组织成员过去40年来在溶解度平衡数据评估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号召广大青年学者积极投身溶解度平衡现象研究中来。
    马海州首先简要介绍了青海盐湖所的发展历史、学科定位、人才队伍和科研成果等情况。他指出,青海盐湖研究所自成立伊始,已经在盐湖资源调查、盐湖沉积学、水文地质学、水文化学、矿物学、盐湖相化学和分析化学以及探矿加工及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溶解度现象是盐湖沉积学、水文化学和矿物学等研究过程都必须涉及的过程。过去30多年来,青海盐湖所的许多科学家已经在盐湖卤水的组分测量、溶解相图和结晶模型预测方面开展来大量研究,为丰富世界溶解度数据知识库做出了大量贡献。相信这次会议的召开,不仅将为所有参会者提供一次发展友谊、交流经验的宝贵机会,也将为未来进一步的合作和研究提供基础。 
    据了解,该国际盛会在世界上举办3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这对推动我国学者在溶解度现象领域的研究,开展与世界上溶解度现象顶级专家的对话,加强与他们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对于盐湖溶解度现象进行长期研究的青海盐湖研究所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的召开将促进我国盐湖化学化工人员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为我国相关研究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了解世界的机会,并借此机会学习世界发达国家在实验和热力学模型理论研究方面的先进成果和前沿思想。通过研讨结合我国资源特色的盐湖平衡过程相关重大基础问题,明确我国今后盐湖研究的方向,确定研究重点和难点,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深化在盐湖化工基础领域的研究,为我国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012-07-24
  • 路甬祥出席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汇报会
    7月18日,由青海省科技厅主办的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汇报会在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春耀出席了汇报会,青海盐湖所、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青海盐湖工业集团、青海大学和上海杰士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研究所、企业和高校代表参加了会议。汇报会由科技厅厅长解源主持。 7月18日,由青海省科技厅主办的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汇报会在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春耀出席了汇报会,青海盐湖所、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青海盐湖工业集团、青海大学和上海杰士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研究所、企业和高校代表参加了会议。
    汇报会由科技厅厅长解源主持。
    汇报会上,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小松、青海盐湖所所长马海州、大连化学物理所副所长刘中民、青海锂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健等代表分别汇报了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以及目前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瓶颈。
    听完汇报后,路甬祥发表讲话。路甬祥指出,青海这些年的发展,不仅仅是盐湖资源方面的优势发展,已经展现出研发的优势、盐湖相关产业发展的优势,初步形成了盐湖相关创新产业集成的优势,发展态势很好。这首先感谢青海省委省政府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前瞻的思维,并始终不渝地支持青海有优势的资源开发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从资源型、投入型向创新型转型,感谢他们具有使青海发展成科学发展的青海,和谐发展的青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青海,环境优美的青海这样一个战略思维。
    路甬祥在讲话中强调,要发扬盐湖资源优势,发扬盐湖研究和盐湖产业发展的优良传统。
    要进一步加强战略研究,因为人们对盐湖资源的认知,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变化的,需要我们做战略方面的研究,如果过去的观念只在经济价值,现在则不仅仅是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还有生态环境价值,要三方面来衡量。
    创新体制与机制建设。过去的创新,研究主体在研究所,研究所也做一些开发,然后转化和产业化在企业,现在看起来,创新模式也要发生改变。现在的产业创新已经发展成以企业为主体,因为企业对市场的感受最直接、最敏锐,而且企业的组织机构以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做为自己价值的实现目标,所以它的创新既有正确的战略目标,还有比较系统的集成,而且观念更加开放,不完全依靠一个研究机构或一所大学,我们需要这样的企业来做牵引,拉动我们创业联盟,当然企业也不是万能的,企业主要还是在产业创新、系统集成、竞争市场这方面更具有优势,它还是需要研究机构提供技术的源头,包括优秀技术人才的来源,所以产学研联盟很重要,要形成一个产业创新的集成很重要。只有发盐湖资源的优势,盐湖研究和盐湖产业发展的优良传统,加强战略研究,创新体制与机制,才能提升盐湖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路甬祥强调,要认知客观规律,提升盐湖产业创新的实效和水平。产业创新可能需要一些科学知识源头的支撑,但是也需要有一些观念和新技术的同步和创新,产业创新仍需要系统集成,有许多产业甚至是全球制造、全球服务的,而且现在的产业创新,不单是价钱便宜,性能优越就可以做,如果环保有问题,一票就可以否决,如果有些和人们的生活相关的产品不符合当地的文化或传统习惯等,也不一定认可产品。所以要认知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盐湖产业创新的实效和水平。
    路甬祥强调,坚持开放合作,集成创新,转化增值,服务国家,服务地方,造福人民。
    开放的系统才具有无止境的发展,我们要联合实现盐湖产业创新的共同目标,取长补短,协同创新,发挥各自的优势,明确各自在产业链当中的定位,深度地合作,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档次,为推动青海经济的发展、为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服务,为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
    最后,路甬祥希望青海在继续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盐湖研发方面、尤其是盐湖产业创新方面的优势,吸引国内外的优势的创新单元和优势人才,把我们的盐湖产业做好、做强、做大,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也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人民做出一份更大的贡献。
    骆惠宁在讲话中指出,青海地大物博,资源富集,盐湖资源是青海的一大优势。青海省委省政府愿意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对盐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实践具有青海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把青海的盐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对青海工作最有力、最直接的支持。省委省政府将继续重视支持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继续深化交流和合作,不断开创青海省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新局面。








     
    2012-07-19
  • 青海盐湖所一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7月5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海美立新型镁制品有限公司和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共同承担完成的青海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计划项目“年产30万张新型镁质防火板”进行了验收.与会专家首先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核了相关资料,经过质疑和讨论,认为项目组提供的资料翔实、齐全,符合验收要求;项目通过对白云石焙烧实验研究,提出合适的焙烧设备和工艺,进行了连续循环中间试验,制备出合格的苛性白云石分, 7月5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海美立新型镁制品有限公司和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共同承担完成的青海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计划项目“年产30万张新型镁质防火板”进行了验收。
    与会专家首先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核了相关资料,经过质疑和讨论,认为项目组提供的资料翔实、齐全,符合验收要求;项目通过对白云石焙烧实验研究,提出合适的焙烧设备和工艺,进行了连续循环中间试验,制备出合格的苛性白云石分,其物化指标及净浆力学性能符合生产白云石镁水泥制品的要求;项目通过建立合理的配比制度和制定合理的固化养护措施,研制出新型镁质防火板,解决了镁质防火板质量不稳定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新型镁质防火板的开发和产业化,不仅使盐湖氯化镁资源得到综合利用,而且项目开发的白云石镁水泥防火板,使青海省白云石资源也得到利用,从而使青海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新型镁质防火板是替代各种胶合板、密度板、刨花板、纸面石膏板等板材更新换代产品,属绿色环保节能型产品,其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将为青海省新兴产业提供示范和带动作用。
    2012-07-06
  • 青海盐湖所一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通过验收
    4月13日,由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青海省建筑建材研究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承担完成的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盐湖水氯镁石部分热解制备镁水泥新工艺研究”进行了验收。在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后,专家组认为,此项目开展了新型热解镁水泥的热解工艺条件、制备工艺条件、配料技术等研究,系统研究了新型镁水泥材料的水化放热规律、耐久性规律及其机理, 4月13日,由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青海省建筑建材研究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承担完成的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盐湖水氯镁石部分热解制备镁水泥新工艺研究”进行了验收。
    在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后,专家组认为,此项目开展了新型热解镁水泥的热解工艺条件、制备工艺条件、配料技术等研究,系统研究了新型镁水泥材料的水化放热规律、耐久性规律及其机理,并开发出降低溶解热、水化热及其放热速度的外加剂技术,制备出具有特定MgO和MgCl2摩尔比的新型镁水泥。开发出的镁水泥物理力学性能优于传统的镁水泥,在研发中采用高效外加剂解决了无水氯化镁溶解热难于控制的问题。
    专家组认真审核了相关资料,经质疑、讨论后,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2012-04-16
  • 青海盐湖所一科研成果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4月9日,青海省委、省政府在省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奖励2011年度为青海省科技事业发展和新青海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其中,青海盐湖所、青海锂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青海高镁锂比盐湖提锂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研成果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青海盐湖卤水中蕴藏有丰富的锂矿资源,是我国开发利用锂产品的重点地区。高镁锂比卤水锂资源的提取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盐湖提锂工艺的关键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国际上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供借鉴。 4月9日,青海省委、省政府在省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奖励2011年度为青海省科技事业发展和新青海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其中,青海盐湖所、青海锂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青海高镁锂比盐湖提锂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研成果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青海盐湖卤水中蕴藏有丰富的锂矿资源,是我国开发利用锂产品的重点地区。高镁锂比卤水锂资源的提取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盐湖提锂工艺的关键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国际上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供借鉴。
    青海盐湖所在长期研究分离提取基础理论、工艺技术和设备优化的不同过程阶段,系统地探索了低成本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镁锂分离的技术难题,构建了高镁锂比盐湖锂资源选择性迁移分离提取模式,阐明了复杂盐溶液体系影响镁锂分离的基本物理化学研究机理,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应青海盐湖特点的高镁锂比盐湖锂资源分离提取运用技术,并首先在《青海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中取得了成功。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高效分离提取锂的选择性离子迁移分离新方法获国家专利授权。
    2012-04-09
  • 青海盐湖所“年产15万吨硫酸钾镁肥工艺技术改造及工艺优化”项目通过专家验收和成果鉴定
    2月23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和青海中信国安联宇钾肥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的《青海中信国安联宇钾肥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硫酸钾镁肥工艺技术改造及工艺优化》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进行了验收和成果鉴定。项目依托青海盐湖研究所专利技术利用含钾硫酸盐矿制取硫酸钾镁肥的方法,采用常温分解转化、浮选分离技术对原加热转化筛分除钠生产硫酸钾镁肥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工艺流程得到较好优化,实现了硫酸钾镁肥的设计生产能力。 2月23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和青海中信国安联宇钾肥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的《青海中信国安联宇钾肥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硫酸钾镁肥工艺技术改造及工艺优化》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进行了验收和成果鉴定。
    项目依托青海盐湖研究所专利技术利用含钾硫酸盐矿制取硫酸钾镁肥的方法,采用常温分解转化、浮选分离技术对原加热转化筛分除钠生产硫酸钾镁肥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工艺流程得到较好优化,实现了硫酸钾镁肥的设计生产能力。
    经过生产运转考核,硫酸钾镁肥浮选药剂适应性强、选择性好、收率高,药剂制度合理,钾收率从原工艺的30-35%提高到现在的66-68%,能耗下降40%,水耗降低45-55%。吨产品生产成本降低300元以上,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GB/T20937-2007。
    经过汇报、质询和答疑,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并进行成果评价,认为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2-02-24
  • 青海盐湖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1月11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和青海金瑞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进行了验收和成果鉴定。针对青海金瑞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成的天青石矿碳还原法生产碳酸锶装置运行不稳定和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与青海金瑞联合对产品质量提高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攻关。优化了焙烧过程物料配比、还原反应温度-时间、黑灰浸取和黄水精制等工艺条件,提高了天青石还原率,减少了单质硫的生成,提高了产品质量;建立了碳酸锶生产中的相关分析方法,操作简单,数据可靠。该项目开发的集成技术对原有生产装置的稳定生产、中间控制和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月11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和青海金瑞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的《青海3万吨/年碳酸锶产品质量提高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进行了验收和成果鉴定。
    针对青海金瑞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成的天青石矿碳还原法生产碳酸锶装置运行不稳定和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与青海金瑞联合对产品质量提高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攻关。优化了焙烧过程物料配比、还原反应温度-时间、黑灰浸取和黄水精制等工艺条件,提高了天青石还原率,减少了单质硫的生成,提高了产品质量;建立了碳酸锶生产中的相关分析方法,操作简单,数据可靠。该项目开发的集成技术对原有生产装置的稳定生产、中间控制和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扭转了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过程中申报2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3篇科技论文,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互惠合作关系。
    经过汇报、质询和答疑,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成果评价,认为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2-01-12
  • 青海盐湖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1月11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和青海金锋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进行了验收和成果鉴定。针对柴达木地区氯化钙废液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与青海金锋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对球状无水氯化钙生产工艺技术进行研究。1月11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和青海金锋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进行了验收和成果鉴定。
    针对柴达木地区氯化钙废液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与青海金锋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对球状无水氯化钙生产工艺技术进行研究。
    氯化钙废液通过盐田摊晒、设备蒸发、精制,在回转窑内进行喷雾并同时干燥,产品为均匀光滑的球粒。通过对回转窑喷雾造球各项控制技术参数和工程化参数进行优化,确定喷雾设备的型式、规格和材质以及料液喷雾压力控制技术和设备;确定返料晶种数量、粒度的匹配关系和最佳布料方式;确定了回转窑内部结构和导料板、抄料板的位置和角度。采用该技术成果,对原有装置改造,并进行了扩能项目建设,装置连续稳定运行,技术可靠实用,为同类废液的综合利用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和可靠的技术支撑。
    该技术具有效率高、产量大、造球和干燥一步完成、能耗低等特点。产品质量优良,附加值显著提高,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5篇科技论文。
    经过汇报、质询和答疑,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成果评价,认为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2-01-12
  • 青海盐湖所一科研项目通过专家验收和成果鉴定
    1月8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盐湖不完全脱水氯化镁电解制备稀土镁合金试验研究”进行了验收和成果鉴定。项目组自主研发了创新工艺技术,以不完全脱水氯化物为原料电解制备镁稀土中间合金,完成了镁-轻稀土中间合金(Mg-Ce、Mg-La、Mg-LaCe)中试 1月8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盐湖不完全脱水氯化镁电解制备稀土镁合金试验研究”进行了验收和成果鉴定。
    项目组自主研发了创新工艺技术,以不完全脱水氯化物为原料电解制备镁稀土中间合金,完成了镁-轻稀土中间合金(Mg-Ce、Mg-La、Mg-LaCe)中试,合金电解工艺的技术指标达到了:稀土含量10-60wt%,稀土收率>78%,镁收率>96%,电流效率60-75%。项目实施期间,申请专利28件,其中授权专利14件(发明专利9件)。
    以含水氯化物为原料一步电解制备镁稀土中间合金,大大降低了电解原料的成本,对于促进青海盐湖镁资源的综合与高值化利用、提升熔盐电解制备镁稀土中间合金的技术水平有积极意义。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技术先进、成本较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2-01-09
  • 青海盐湖所电合成法生产重铬酸钠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12月29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对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和青海铬盐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的“电合成法生产重铬酸钠关键技术的研究”进行了验收和成果鉴定。与会评审专家组经认真评审后一致同意本项目通过验收和成果鉴定并对该技术的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标志着青海盐湖所电合成法生产重铬酸钠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专家组认为,该项目以铬酸钠溶液为原料,采用两段电解法电解,解决了电合成法生产重铬酸钠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清洁生产工艺,工艺流程短、产品纯度高、污染排放少,为铬盐化工提供了技术示范,技术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2月29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对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和青海铬盐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的“电合成法生产重铬酸钠关键技术的研究”进行了验收和成果鉴定。与会评审专家组经认真评审后一致同意本项目通过验收和成果鉴定并对该技术的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标志着青海盐湖所电合成法生产重铬酸钠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以铬酸钠溶液为原料,采用两段电解法电解,解决了电合成法生产重铬酸钠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清洁生产工艺,工艺流程短、产品纯度高、污染排放少,为铬盐化工提供了技术示范,技术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铬盐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化工原料,由于其自身强氧化性可破坏和腐蚀有机体,传统铬盐生产过程中含铬废渣、废液、废气排放量大,铬盐行业长期以来被列为重污染行业之首,亟待改进生产工艺,调整产业结构。
    由青海盐湖所董亚萍研究员、冯海涛博士带领相关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采用电化学合成的方法,电解合成重铬酸钠,建成了国内第一套电合成重铬酸钠中试装置,完成了500吨重铬酸钠中试任务。该项目取得的成果为我国铬盐生产行业走绿色化工业道路,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提供了示范。该技术被工信部列为向全国铬行业推广应用的四条工艺之一,在2012年和2013年采用该技术的铬盐生产企业国家将提供资金奖励,2013年之后全国铬盐企业的老工艺将被全部淘汰。
    在该项目实施期间,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和青海省经济委员会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先后亲临现场进行参观,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为铬盐生产行业实现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极大改善铬盐生产中产生严重污染的现状,有望对铬盐生产行业带来重大变革。 
    这项成果的取得,充分体现了青海盐湖所在官产学研结合、院地合作、技术转移转化和拓展研究新领域等方面又迈出了坚实步伐。
         

     
     
     
    2011-12-30
首页上一页678910下一页尾页
查看更多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 1997-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 搜狗指南 版权所有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18号邮编:810008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16号青ICP备05000084号-1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